当前位置:盘龙历史网 > 历史解密 > 历史文化: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二十四节气

历史文化: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二十四节气

2020-11-04 22:32:44 来源:盘龙历史网

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,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,分列在十二个月中,以反映四季、气温、物候等情况,这就是二十四节气。每月分为两段,月首叫“节气”,月中叫“中气”。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:

  正 月 立春、雨水 二 月 惊蛰、春分

  三 月 清明、谷雨 四 月 立夏、小满

  五 月 芒种、夏至 六 月 小暑、大暑

  七 月 立秋、处暑 八 月 白露、秋分

  九 月 寒露、霜降 十 月 立冬、小雪

  十一月 大雪、冬至 十二月 小寒、大寒
 

  为了便于记忆,人们编出了歌谣:“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”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,如《扬州慢》:“淳熙丙申至日,予过维扬。”夏至白天最长,冬至白天最短,因而古人称夏至、冬至为至日,这里指冬至。

  【初阳】约在农历十一月,冬至以后、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。此时阳气初动,故称“初阳”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往昔初阳岁,谢家来贵门。”

  【四时】指春夏秋冬四季。农历以正月、二、三月为春季,分别称作孟春、仲春、季春;以四月、五月、六月为夏季,分别称作孟夏、仲夏、季夏;秋季、冬季以此类推。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

  【社日】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,在春分前后。《永遇乐》:“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”社鼓,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。

  【初七】农历七月初七,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。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初七及下九,嬉戏莫相忘。”

  【下九】农历每月十九日,是妇女欢聚的日子。


本文标题:历史文化: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二十四节气 - 历史解密
本文地址:www.lishi5.com/news/1878.html

相关内容推荐
标签:历史文化
历史解密最新文章
精华推荐
热门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