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盘龙历史网 > 历史解密 > 古代科举防作弊 清代如何防替考?

古代科举防作弊 清代如何防替考?

2020-11-04 22:29:58 来源:盘龙历史网

  关于作弊源于谁?什么时间?这都是无从考究的事情。但是在古代的科举,作弊也不是鲜为人知的事情,因此在考试的时候,各个朝代都有应付的措施。例如在中国现在,随着科技的发展,作弊的手段花色各样。在进考场前,利用电子设备来检测身上是否带有现代作弊的东西。以清朝的考试管理制度最为完备,考场纪律为“史上最严”……

  “准考证”上没照片,如何辨识考生?

  考试作弊最直接的方式,就是找人代考,古称“代笔”,又称“倩枪”、“枪手”。古代由于照片技术尚没有发明,功能类似于现代准考证的“票卷”,“考凭”上是没有照片的,考生凭票入场,“枪手”很容易混过去。为防止有人钻“空子”,清代考场实行“点名识认”。

科举考场-kk历史网

  所谓的“点名识认”就是点名进场,对其进行辨认,这是考生入场必经的首道关口。入场前,在门外设序进牌,上面写明牌数、省份名次,以便考生认明随行,听候点名识认。

  古时的考场称“贡院”,“点名识认”程序在贡院的最外一道“龙门”进行。点名好办,识认不容易,守门人都是随机新换的兵役,不认识考生怎么办?考生要拿出“识认官印结”。

  “识认官印结”是古代流行的一种行政文书,上面盖有官印,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,防止冒名顶替。这种文书实际作用是一种担保书,一旦出事,“担保人”跟着倒霉。“识认官”就是担保人,其姓名登记在点名册上,叫到考生时他就出来辨认。

  这种办法其实是一种原始的人工“人脸识别技术”,识认官临场辨别无误后会签字放行。万一识认官不到场,除了将其所报的试卷扣除以外,识认官也将被查处。对国子监、府学出来的特定人群的考生,也可由其老师(助教)一类考官认可的人员出来辨认。

  需要说明的是,不只考生这样,凡进入考场的人员都要严查,或出示“印结”,或使用专用“腰牌”(临时身份证)。
本文标题:古代科举防作弊 清代如何防替考? - 历史解密
本文地址:www.lishi5.com/news/1267.html

相关内容推荐
标签:
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
历史解密最新文章
精华推荐
热门图文